韦德网址 Fuzhou Yuany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 【GRG前研】如何将银行网点打造成全景式金融互联网生态圈?

  • 日期:2024-01-03 来源:GRC线条

  • 详情

  随着以支付、理财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渗透,传统方式下开立账户受物理条件限制、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使得网点经营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冲击,为客户提供更着迷的体验,成为未来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

  有数据显示,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成本,仅为面对面处理业务所需成本的1/5,是网点和代理点成本的1/35。电子银行低交易成本与传统物理网点高服务成本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存款、贷款、结算”三大基础性业务客户对银行网点的依赖越来越少。

  面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商业银行已基本完成了物理网点渠道和电子银行渠道布局,如工商银行面对营业网点“排队多、柜员多、操作多、授权多、流程长、操作风险集中”的问题,自2015年实现境内全部网点免费无线%全覆盖,客户首次在营业网点使用,只要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就可以完成连接。不但可以浏览新闻资讯,使用社交网络与朋友实时沟通,还能登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购买、基金投资、信用卡还款、充值缴费,通过“自主办理+现场审核”等智能管理方式完成借记卡开立、电子银行注册、个人账户挂失等各类银行业务,在人性化、专业化、全球化视野中让银行服务变得更智能、快捷。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均在不设立物理网点的前提下,采取纯网络的方式开展银行业务, 促进银行经营的重新定位和功能升级。当今,银行网点“守株待兔”被动等候客户办理业务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由“坐商”向“行商”主动寻找客户提供服务转变。

  据测算柜面单笔均交易成本为7元,自助设备每笔交易成本为1.6元。首先,加大ATM(自动柜员机)、VTM(远程视频柜员机)的投放,既能做到分流柜面客户、便捷操作的作用,又能够更好的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其次,有效利用自助渠道扩大对新兴经济发展区、县域农村市场的布局,确保有限资源的覆盖范围推进普惠金融,通过自助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在客户“需要”与银行“想要”之间寻找到价值增长点。最后,根据不一样的区域、网点的人员配置、风控能力等真实的情况,加快推进公司业务、国际结算、零售贷款等业务下沉的考核。把单纯依靠客户经理的专业营销向全员参与、不同岗位人员协同转变。主动面向市场寻找业务机会,提升产品拓展的深度和广度。

  根据大众特征来设计传播语言,线上与线下无缝融合,根据不同的客户将运营管理的触角伸至各产品、渠道,使其成为一个统筹兼顾、相互补充的金融服务有机整体或“套餐”,有效提升客户的视觉体验和操作体验,并在实践中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升级。从欧美银行业的实践看,精品网点的几大特征:一是基础服务标准化,大堂经理主动接待并询问走进银行的客户。对于普通客户,形式上的服务提升就能获得他们极大的认可。二是分层服务,银行通过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鉴别客户价值。进行业务分流、产品分销,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将渠道服务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事项都实现标准化。三是统一形象设计,即统一银行所有网点的内外部环境系统、营销宣传系统、指引指示系统。将品牌提升至一种经营理念,贯穿于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各个层面,它将比任何营销手段都能更有效地收到客户长久的信赖。

  现今,互联网已进入平台发展的时代,商业的边界正在消失。通过设置网络站点平台进行跨界融合如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突出协同与创新,不断的提高银行自身的“交易撮合能力”。同时,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开户验证和交易安全上,有效保证客户身份的真实性、交易的安全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实现用户在不同发展阶段达到配置最优化,不断通过价值创造聚合出新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近一年来,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推出智能业务机器人,除了卖萌、寒暄之外,业务咨询、产品营销售卖、开户办卡等非现金业务的办理都不在话下,为网点聚集了大量人气。并将单个网点的独立简单营销向多点、立体、链式的集合联动营销转变,从多维度全方面提升单位网点服务能力和产能。

  现代银行网点经营管理必须逐渐打造全景式金融互联网生态圈,从“银行信息化”走向“信息化银行”,银行展现的将不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更智能化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