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德网址 Fuzhou Yuany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日期:2024-03-01 来源:GRC构件
秉承“房住不炒”的精神,南京市大力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9月是建筑工程质量月,安全可靠的质量和比较完善的功能,成为保障房过得硬的标准。一直以来,南京安居集团注重安全生产,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建设老百姓的“放心房”,用匠心打造精品工程,为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高水平发展树立标杆。
在建设中的百水保障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凭借其运用BIM技术优化设计的先进理念、装配式智慧建造平台的先进的技术、采用铝模实现各节点深化的高效工法等一系列优质工程管理办法和高质量建造体系,被列为南京市装配式建设工程质量观摩工地。安居集团高层领导和来自省、市质安部门及相关参建责任主体代表先后走进该项目的施工现场,实地进行参观观摩。
据了解,作为南京市BIM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应用BIM技术与装配式结合,已带来诸多效益。利用BIM进行技术交底,基于BIM模型动态展示,进行可视化交底,形象直观;利用BIM模型三维碰撞检测功能,发现各专业管线碰撞问题、部品部件与管线交叉冲突问题、空间问题,避免返工现象发生;利用BIM技术按照管道类型,将各专业梳理,考虑管道安装的地方,在车道位置尽量避开管线,将管线优化到车位位置。与传统施工流程相比,BIM技术对项目建筑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缩短建设的周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项目在施工工艺上的亮点,也让观摩人员认为有较好的示范性。铝膜+爬架+全穿插施工”能在节约工期的情况下,保证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铝模工艺做出的墙面结构精准度、垂直度、平整度等都比传统工艺高出一大截;外墙采用了三合一夹心保温板,即将结构的剪力墙、保温板、混凝土模板预制在一起。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在保证了结构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了建筑的保温节能要求和建筑立面艺术效果,是一体化实施工程技术的运用;在预制剪力墙内预埋灌浆波纹管是在项目首次使用的创新工艺,保证了上下层结构的可靠连接。
“新技术、新工艺与装配式结构的结合,既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人数量,又能提升房屋的品质,而且更加环保、绿色、节能。”负责该项目建设的中建二局技术员张宝说。
此外,装配式装修也被应用到项目中,厨房、卫生间墙面、顶棚、地面及室内地面等,均是工厂加工后的成品,运到现场拼装施工,无湿作业。节约木材约90%,节约水泥约20%,减少现场作业人员50%以上,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约工期36个月,真正的完成了绿色施工。参观团深入到主楼实体装饰装修房间内,查看项目实施工程质量和效果,并对项目的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给予了好评。
据了解,南京百水保障房一期项目A、D地块总建筑面积28.7万平方米,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百水工业园片区,工程19栋住宅均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率达到约58%,是南京市继四大保障房后时隔6年重启的重点保障房片区之一,为南京市“十三五”“十四五”保障房建设的重点工程。全部建成后将提供9300余套住房,今年底将有13幢率先交付,为全市1880户家庭提供高品质住房。
百水保障房一期项目的建设只是安居集团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的一个侧面。多年来,集团建设的保障房总体质量保持在全市建筑工程的较高水平,在国家、省市多次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从2010年上坊保障房片区的试点,到2016年丁家庄组团的扩大规模,再到“十三五”百水、孟北、绿洲三大保障房项目,装配式建筑已经实现全面推行。
“通过质量月观摩活动,除了更加深对装配式工程项目施工工艺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实施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郭建表示,将努力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施工管理能力,为推动南京市房屋建筑工程的高水平发展添砖加瓦。
三大保障房片区作为“3.0”升级版的代表,不仅提高了住宅建设整体质量,还提升了住房的居住功能。项目遵循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人性化绿色健康宜居社区,整体达到国家绿色二星标准,公租房地块达到绿色三星标准,打造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环保要求。
在保障房项目中还会融入大量“海绵元素”,通过优化道路排水设计、增设透水砖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浅沟、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施,在实现低影响开发的同时,保障了良好景观效果。在公租房项目中还通过应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水器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推行住宅全装修及建筑工业化等技术。
如何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度?走进建面约60平米的成品样板房,两个卧室全部朝南,南北通透采光好,还空间于住户。厨房、卫生间瓷砖上墙,橱柜、灶具、油烟机、洗脸盆、马桶等配备齐全。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在商品房中都少见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被运用到门窗上,带来更高品质的居住感受。
除了绿色节能外,这批保障房还采用了智慧科技。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运用物联网和智慧家居技术,打造健康、智慧、安全的科技人文社区。提供健康系统、智慧出入口系统、智慧访客管理和无线管理系统、智慧家居和智慧社区平台、安全系统,实现一体化管控,全方面提高小区的物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便民服务的智慧小区。特别是人脸识别系统的运用,让住户出行变得方便的同时,也让保障房更加安全。
“我们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坚持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原则,避免功能单调,面貌单一”。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庸昆谈到“四化”标准,即居住品质化、住区绿色化、社区智慧化、建筑装配化,将给入住者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为了逐步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和居住生活水平,营造居住范围内高质量日常性公共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据了解,三大保障房片区在建设前就进行了充分调研,将区域文化和居民需求融入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和建筑规划设计当中。
“远远一看就知道是保障房”,过去“大板楼”的呆板形象在市民脑海里还未消除。而位于和悦街与燕新路的交叉口,十几栋漂亮的高楼巍然矗立,丁家庄二期简约现代的外立面颇为引人注目。裙楼采用预制GRC外挂艺术肌理板,打造连续外廊,形成曲线自然、韵动优雅的视觉与空间体验。项目结合周边整体环境,营造统一的外观风格,对功能区做到合理布局,并通过景观绿植的点缀,提高住宅品质和居住舒适度。
保障房住区的选址对其人居环境品质有重要影响。它关系到住区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和公共交通的提供与可达性,进而影响住区的空间品质。新规划建设的百水、孟北、绿洲三个市级保障房项目,规划房源约4.5万套,均布局在城市交通干线周边基础设施配套较为成熟的区域,方便出行就业和生活。
以孟北保障房项目为例,项目周边山水环抱,自然条件优越,紧邻已运营的南京地铁4号线孟北站,地处南京城市开发热门板块紫东地区核心区,自紫东地区正式官宣之后,交通、资金、教育等各项优质资源涌向这里,区域价值和居住价值凸显。项目坚持以人民美化生活为主旨,打造复合共生、开发共享、绿色健康、活力人文的孟北生态智慧新城。
对标上一轮建设中顶级规模的岱山保障房片区,从地理位置来看,距离河西奥体中心约7公里,近年来发展有目共睹,区域价值不断兑现。随着岱山东路北延线号线等多个城建项目的建设,与河西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的紧密,优先享受到CBD配套的辐射。
除了已有的规划外,切实从百姓的生活实际出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让市民享受十分钟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圈。这里有了医院。丁家庄保障房片区7.6万居民“家门口的三甲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动工开建,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这里有了中小学名校。雨花台中学、金陵中学、雨花台区外国语小学分校纷纷入驻岱山,未来还会引进更多的教育资源。
南京市今年推出“新都市”行动计划,重点突出宜居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房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力争通过新建三片区保障房的建设,提升区域城市形象,营造充满生机的公共空间,成为激活片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门户。张瑶